中国古代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众多海内外读者喜爱。4月8日,在暨南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古代小说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中国古代小说海外传播的研究动态。
海外视角丰富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其海外传播研究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的重要方面。
(资料图片)
文学交流与互动是世界各民族人文交往的重要部分。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表示,中国古代小说在海外传播,不只是一种“他者”的接受与再诠释,其中也不乏大量海外中华儿女的身影,中国古代小说所蕴含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成为当地华侨华人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小说及其大量文化衍生品,已深刻融入华侨华人聚居地及其所在地的文化生活中,推进了中国文学与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
“海外华人是中国古代小说在海外传播中十分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认为,20世纪上半期,不少中国人为逃避战乱移民海外,其中有不少具有深厚学养的知识分子,他们助推了中国古代小说在海外的广泛传播。中国古代小说的传播还参与了海外华人文化的重塑,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译介不仅满足了海外华人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薪火的愿望,也使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传播。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译介和研究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形成互补。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传播到域外的中国古代小说,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与他国、他民族文学与文化的互融与对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潘建国表示,对于东亚地区的读者而言,中国古代小说不存在文化层面的异质感,是人们学习汉语口语的重要资料,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因此,东亚文人积极投身于中国古代小说购藏、传抄、借阅、选编、摹写、译介、刊印等环节。在他看来,存藏于海外的中国古代小说典籍,以及东西方汉学家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成果,是中国学界十分重要的学术资源。
海外汉学家的“中国之声”
海外汉学家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与再诠释,以及中国学者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与研究,对中华文化本身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课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宋莉华表示,美国汉学家派屈克·韩南将传教士汉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扩大了中国文学的范畴,其研究融汇中西研究方法之长,并引入了“文本之外”及“文学之外”的外部研究视角,突破了近代小说研究逐渐僵化的分类和研究模式,拓展了近代小说的研究领域。
“过去几十年来,我主要研究了《剪灯新话》《红楼梦》等明清小说在韩国的传播资料。” 韩国中国小说学会首任会长、高丽大学教授崔溶澈表示,近三十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颇受重视,在中国和海外都有新发现、新资料,对研究中国小说海外传播具有巨大推动作用。韩国中国小说学会1989年12月成立,学会比较重视收集韩国收藏的中国小说有关文献资料,相关学术成果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据韩国庆熙大学教授闵宽东介绍,传入韩国的中国古典小说有438种,其中包括文言小说200种、白话通俗小说238种。据了解,《朝鲜汉籍稀见版本丛刊》是韩国庆熙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暨东亚书籍文献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域外汉学与汉籍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一套丛书,收录了一批在中国国内已散佚的文献版本,揭示了部分文献流传到朝鲜或在朝鲜出版的具体情况。“该丛刊既是对中韩两国历史上那些文化使者的纪念,也有助于推进当下的中韩文化交流。”闵宽东说。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冈崎由美表示,明清乐在日本的全盛期是幕末(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初期。它是以演唱弹奏方式传播中国俗文学。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多以文献的形式接受中国小说和戏曲,可明清乐是个特例,作为这一时代从中国传来的音乐,成为日本接受中国俗文学的重要资料,是小说、戏曲以外日本人接受中国文化的另一途径。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