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 正文

如何应对市值大幅回撤? 世界新消息

2023-06-21 11:48:40 来源:雪球网

前一段时间,有个粉丝问了我一个问题:如何应对市值大幅回撤?招行从最高接近60元跌到最低只有不到30元,区间回撤超过50%。我们如何应对或者避免这种市值回撤呢?我当时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他的问题我根本不适合回答,我能给出的答案一定也不是他想要听到的。

我很清楚提问的人想要听到什么答案,他无非就是想听我告诉他如何判断哪里是高点应该卖出规避回撤,哪里是低点应该抄底买入。但是,很可惜我本身是走价值路线的,股票在我眼里就是一份企业分红权益,而不是一个交易的筹码。


【资料图】

作为一个资产收集者,我关注的是手中持有的资产是多了还是少了,而不是市值是多了还是少了。这里需要区别的是资产和市值不是一回事,资产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股票数量是多了还是少了,比如:9年前我持有10万股招行,经过9年的分红再投和持续买入,我持有的招行数量已经超过了原来的数量。

如果我们把每一手招行看作一棵摇钱树,那么我更关心的是我的树林有多少棵树,而不是别人报多少价格要收购我的树林。目前,我的收入足够满足我的家庭开支,每年还有结余用于买树苗。所以,树苗价格涨了,我手里的树林更值钱了我高兴,树苗价格跌了我可以收集更多的树苗我也开心。因为,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我手里的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我个人真的并不在乎市场给股票的价格是多少。我更关注的是企业的经营如何,未来的业绩和分红是否能持续增长,企业基本面的变化到底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还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

我买入的理由很简单,基本面没有问题,估值低。我卖出的理由也很简单,要么是股票价格出现了明显的泡沫,要么是公司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以此为依据,我是无法逃过2021年58之后开始的下跌的。因为,2021年即使招行涨到58在我看来估值也仅仅算是合理,并没有明显的泡沫。至于招行的行长更迭并没有让招行的基本面出现严重的恶化。所以,我只是在50之上减少了买入,并没有选择抛售止盈。

股票估值的波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外部的有内部的,有暂时性的有永久性的。投资者需要分辨哪些是外部的、暂时的因素,哪些是内部的、永久或长期的因素。对于外部的、暂时的因素,资产收集者是可以选择性无视的。因为,这些因素就像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总会不断轮回。而对于内部的,永久或长期的因素,资产收集者可能需要进行深入的评估再决定是否继续坚持。

那么,投资者如何分辨这些因素呢?这就需要投资者对于行业有非常深刻的认知。更具体一点就是需要对行业进行长期的跟踪,这样就可以分辨出哪些是短期,周期性因素,哪些是长期甚至永久性因素。想要分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主要依靠在行业内进行横向对比。下面我举2个例子说明一下:

第一个例子是通过行业内横向比对甄别内部因素的成功案例。2020年,我曾经写过一篇专栏文章《谜底揭开,我是吹哨人——民生银行2019年年报点评》提醒广大民生银行的股东:民生银行在2019年下半年对公贷款收益率逆势跳涨20bps,结合行业其它同业的经营信息和宏观经济走向判断民生银行在对公领域做了客户下沉,未来风险将会显著增加。后面几年的走势完全验证了当时我做出的判断,民生银行应该是在2019年下半年对部分房地产商发放了利率较高的贷款。后面,3年疫情和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最终将其击垮,不良大范围爆发,净利润连续两年下跌。

在这个案例分析中,我就是通过行业内横向对比,发现了民生银行由内部因素驱动的潜在风险,并做出了预警。

第二个例子是缺乏行业深度没有及时发现长期行业生态恶化的失败案例。2011年当时海外已经出台了巴III协议,国内的银监会也开始在为中国版巴III做准备,并发布了征求意见稿。但是,当时我对于银行业的理解还远远没有达到现在的深度。我当时还在幻想银行的业绩增速能够回到05-08年的状态,完全没有注意到巴III协议的本质是强行对银行业降杠杆。

2012年银监会发布了《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该文件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基本面造成了永久性不可逆的改变。其后的十年,这份文件对于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生态和模式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当时没有在2011年及时止盈手头的招行,最终造成之后的4年越跌越补,直到所有的浮盈被完全亏光。如果2011年我有现在对银行业如此深刻的认识,完全有可能避免连续4年阴跌的煎熬。

这上面的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对行业和企业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是价值投资者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此基础之上,我会完全无视短期估值波动带来的市值大幅回撤。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民生银行(SH600016)$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